植物雕塑在城市景觀營造及環境美化中,既有一定的生態效應,又獨具藝術內涵,是一種別具特色的新型景觀藝術形式。 植物雕塑分類 依照不同的分類原則,不同學者對植物雕塑的分類也不相同,按照布置方式分類可分為獨立式植物雕塑、群體式植物雕塑。依據制作或組成雕塑植物材料的栽植方式分為露地栽植型、盆栽造景型、水栽型雕塑。 應用要點 充分尊重植物材料的鄉土本源及自然生長規律 在植物雕塑的制作過程中,應該充分發掘鄉土植物,多應用適宜本地氣候環境的植物,既可降低維護管理的難度及成本,也可充分體現植物雕塑生態自然的精神內涵。另外,大型植物雕塑一般由多種植物制作而成,后期澆水、施肥等養護管理也是同時進行,所以選材時要兼顧各種植物的生理特性,如不同需水量的植物不宜混植,同時不宜過分修剪造型,縮短其生命周期,在兼顧作品藝術美感的同時,尊重其生長規律。 煙臺園林管理處制作的大型植物雕塑“魚躍”,一條條金鱗如蛟龍一般在波濤翻滾的海面上自由矯健地騰躍,寓意祖國堅定不移地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向前挺進。選用景天類、五色草作為主要制作材料。景天層次感強、枝葉肥厚,耐干旱。五色草枝葉細密、極耐修剪。栽植基質為泥炭土∶珍珠巖∶蛭石=4∶2∶1。為確保植物材料生長良好,兩種材料運用前,都進行了栽植試驗,經實驗發現適宜本地的氣候,適合上述栽植基質,因經過預實驗栽植,雕塑后期澆水及其他養護都非常順利,雕塑擺放于濱海廣場,氣勢恢宏,綠色的雕塑與周邊的怡人 海景融為一體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 植物雕塑不同于普通雕塑,由極具生命力的植物組合而成,植物不斷生長變化,其維護管理也是一個持久的過程,所以在應用中,設計者要精挑細選,用心養護,輔以藝術處理才能逐漸體現效果,進而制作出精良的綠色植物雕塑景觀。 發掘植物雕塑獨特的生態及藝術魅力 植物雕塑既可以是單一的綠色雕塑,又可以是色彩斑斕的花雕,或兩者的結合,不僅可單獨造景也可以搭配其他小品形成景觀,形式豐富多樣。綠雕雖然色彩單一,但特性鮮明,視覺沖擊感強,是生命及活力的象征,怎樣利用同樣的顏色做出具有立體感、層次感、藝術感的雕塑,是設計師及園藝師們面臨的課題。而突破單一色彩,豐富植物品種,進行植物種類的合理搭配,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特性融入藝術構思,與周圍的環境和諧又能畫龍點睛,更能彰顯植物雕塑獨特的魅力。大型雕塑景觀“歷史的見證”,寓意國家新時代的建設和發展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,圖案簡潔大氣,氣勢恢宏,充分利用了紅綠兩色的對比,體現了綠雕本身的寓意,下方擺放的花卉及造型松也很好地烘托了整體的效果。 充分體現地域特性及人文要素,杜絕簡單復制 植物雕塑是一種藝術形式,成功的植物雕塑能夠反映一定的設計內涵,具有一定的人文價值,符合地域特色。“大蘋果”雕塑以本地極具盛名的特產作為素材,充分體現了煙臺的地域特色,而“張裕風情”葡萄酒瓶雕塑則更能彰顯本地特色。一組雕塑綜合呈現于重要景區,體現了當地人民熱情好客,歡迎各方來客前來參觀旅游。 植物雕塑既要體現視覺藝術效果,更要注重體現當地的傳統歷史風貌及地域特征。植物雕塑的設計也要與地形、水系相結合,植物雕塑造景必須對藝術和科學運用原理進行整合,體現城市景觀中植物雕塑景觀的意境美,更要注重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,關注當地植被的生態習性,避免反自然、反地域、反季節的植物雕塑設計手法,充分展現當地的地域性景觀和文化景觀特征。 |